第20章 姜氏米粮(2 / 2)
食种子举家迁往深山老林,躲的就是那些杂七杂八的赋税。
如今陶谦只收田税,这批流民一年内便可积攒大批粮食,反倒是地显得不够用。
那就只能开荒了,这是国人最擅长的事。
陶谦爱惜羽毛,虽然实施的是仁政,但实际上却是违法的,就比如流民入户这件事,那些青州、冀州、兖州官吏是不会同意的。
如今接纳了这批流民,编辑户册,就和战乱时掠夺人口差不多了。
但架不住这朝廷管不住了,各地官府对付匪寇都来不及,哪里会管那些流民和赋税,陶谦的作为只能是被人宣扬,而不会被士人指责。
反正也不是他出钱出力,能解决这批注定饿死的流民,陶谦哪里会不同意,不仅收到名声,还能增加人口,何乐而不为。
何况初此之外,他还得到姜钰昌额外进献的五千石粮,可以欢喜地去招募丹阳兵了。
姜氏要拿的便是那积攒下的粮食,不要觉得这是心狠,在前期建设方面,这些回报都是远远不够用的。
此外战乱时资源的合理调配,更有益于后续发展,否则姜氏资源用尽,谁来保护这些米粮的安全,真要想死死地捂在手里,那些盗匪来时可不会跟你讲道理。
因此一支防卫军队是必不可少的,而这些用度便在流民的产出上。
通过姜元一的规划,东海姜氏即将从一个大粮商,转型为大地主,而且是辖下子民数万的超级大地主!
虽然是隐形的,而且名头上只做的了三年,但三年后是个什么情况,谁又说的准呢。
建村令已经下发,就看日后如何建设了!
“元儿啊,此番动作太大了,大哥可还蒙在鼓里呢!”
“这个……到时还得叔父出面啊!”
姜钰昌见侄儿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,心中那是一个恨啊,主意是你出的,你坑自己的老子,搞出这般动静,责任却要我这叔父来承担,这是什么道理!
但他只能无奈接受,一个十岁小儿干出这种大事,先不说有没有人信,若传出去也于姜氏无益。
此前给洛阳方面的信件,上面的落款为何要写上自己的名字,而非姜元一,那是因为远超常人的是天才,流传出去是佳话。
但若是将天下人踩在脚下十万八千米,那是会引发血案的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,号称仙人子弟的张角还没怎样呢,便尸骨无存。
来个更厉害的仙门子弟,那会被人烹煮分食的了。
很多事只能由自己这个叔父出面,一方面是为了方便,另一方面便是对侄儿的保护。
只是回头怎么跟兄长交代,等到家里粮仓的米粮被整车整车的往外运,无数流民在门前张着大嘴嗷嗷待哺,兄长可不要被吓瘫才好。
还好姜家家大业大,除了东海郯县,其余各州也不是没有粮仓,要不然生意怎么做。
“叔父,粮食生意得缓一缓了,现在只进不出,大部分得运回东海,以防不时之用。”
姜元一又在一旁道,虽然过早实行这一策略,会引发粮食危急,各地粮价急剧上涨,无数人会因此开始挨饿。
但几个月后,各地官府都将大肆兴兵,那时候粮食买卖基本上也要断了。
何况很多粮商见势不妙,已经开始囤积居奇,姜家若不停止销售,只怕大部分粮食也卖不到百姓嘴里。
这实在是种无奈之举,即使姜家会被冠上奸商的恶名。
“前些日子叔父已通知你那两位舅舅,想必过两日便回到东海,各地召集的米粮主管也不日聚集,到时候一并通知吧。”
姜钰昌沉吟着道,又看了眼侄儿。
“先前抓的那两人有何才能,侄儿如何看待”
“那两人算是可造之才,当为叔父助力。”
“既如此……那便先关上几天吧!”
姜钰昌想了想,既然不是啥经天纬地之才,那就先给个下马威,那麻衣青年看上去颇有些桀骜,要想为自己所用,当要先磨消锐气。
可怜的徐庶并友人被一从事小瞧了,在柴房里估计要喂几天蚊子。
姜元一也不发话,关几天便关几天,相比如徐庶,他其实更看好的是那郑缺,徐庶后来虽为一时之谋主,但此刻的性格还需磨砺。
“大人可在里面,小人吴阆前来复命!”
书房之外站着大胡子护卫,自洛阳而返,一路快马加鞭,星夜兼程,匆匆便赶了回来,生怕误了主家大事,连口水都没喝,问了个仆人便朝到这里来了。
“洛阳方面有消息了。”
姜钰昌和侄儿对视一眼,后者连忙转入屏风,这是后面加的,主要便是为了这时候用,姜元一是不方便出现在世人之前的。
“进来吧!”
(本章完)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