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董卓乱政(1 / 3)
看着叔父这咬牙切齿,颇为愤慨的模样,姜元一突然发觉,这时代的人对汉室皇族是有感情的,毕竟从他们出生以来,便沐浴在大汉朝的阳光下。
即使汉皇室曾给黎民百姓带来许多灾难,但他们仍固执地忠君爱国,天子无过错,只因奸佞弄权罢了,他们往往便是这么开脱的。
连他这位颇为阴狠的叔父都是如此,更别说那些忠贞之士了。
难怪刘备扛着一顶汉室宗亲的旗子,便可轻易的收揽人心,难怪连曹操的大管家荀彧最终与他扬镳分道。
董卓废少帝,立刘协是天下大乱的起始,是比黄巾起义更严重的祸乱,从此士族军阀开始取代农民匪寇,成为颠覆大汉江山的主力。
此前董卓有救驾之功,兵入洛阳,担任司空之职,又升至太尉,但这已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了,废黜新皇,改立幼帝是最直接的体现。
这不是赤果果地宣告自己要做个大大的权臣么?
那么,这种行为便没人阻止他吗,自然是有的,只不过大多数已死了,只听姜钰昌继续道。
“此前皇甫老将军为免发生兵祸,缓解与西凉军的冲突,竟放弃了司隶军众,远走扶风;丁原帐下主薄吕布被李肃策反,杀害丁原投靠董卓,至此董卓尽收司隶部属,朝野上下已无人可制他了!”
姜元一听着熟悉的历史,微微叹息。
汉末三柱石皇甫嵩最终掉了链子,他想让步来避免与西凉军火并,却直接让董卓坐大。
汉末三柱石卢植因与董卓有隙,辞官归隐。
汉末三柱石朱儁做了缩头乌龟,避其锋芒。
皇甫嵩是留了后手的,执金尉丁原本是他提拔来对抗董卓的,孰料还没过两招便人头落地了,以致司隶军陷落。
现在是个什么情况,包括洛阳、长安在内的司隶区,遍布董卓旗下的西凉军、司隶军,若形容威势的话,那当真是所过之处,寸草不生。
帐下有牛辅、董越、徐荣、段煨、胡轸五大中郎将,什么吕布、华雄、张辽、高顺、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樊稠都排不上第一梯队。
而谋士李儒是董卓女婿,随行在侧,贾诩则在牛辅军中效力。
这股力量的确是有些可怕。
现在朝廷已无兵权,只有靠外地大臣进京勤王,偏偏此时的外臣没几个有用的啊。
益州牧刘焉上任不过一年,境内还没完全控制;
幽州牧刘虞上任不过一年,刚刚伙同部下公孙瓒平灭张纯叛乱;
荆州刺使王睿更不用说,连个曲星都摆平不了,还要长沙太守孙坚出力;
冀州刺使王芬阴谋废帝,刚刚伏诛,现在还没个补位的;
交州刺使朱符早被夷人说杀,现在尸骨都烂了,交趾太守士燮可不会千里来援;
并州刺使先由丁原在任,后改封董卓,但董卓不接受,现在丁原一死,并州只剩张扬在那打山贼;
扬州刺使陈温是个老好人,指望他那是做梦;
豫州刺使孔伷打秋风还行,出头鸟那是绝不当的;
凉州大部分军马被董卓带入京城,剩下马腾、韩遂在那称王称霸;
徐州刺使陶谦倒是个敢作为的,但上任不过一年,境内还没完全摆平;
青州、兖州更不必说,黄巾余孽泛滥成灾,当官的几个脑袋都不够用的。
那些汉末枭雄大部分还被困在洛阳,承受着董卓的淫威呢!
若是董卓狠下心来,袁绍、袁术、曹操、刘表完全可以一锅端。
不要说董卓很愚蠢,在废帝之前他可做了不少准备。
其一,为党人平反;党人也就是当初宦官弄权,罗列一批反对派的朝中大臣名单,俗称两次党锢之祸,为他们平反可是曹操当年都没干成的事。
其二,起用袁绍、曹操、袁术等何进旧派以及四方名士,同上述一样是为了拉拢朝臣,笼络人心。
那么问题来了,董卓为何执意要立刘协呢?
史书上说是救驾时少帝吞吞吐吐,反倒是刘协机敏睿智,这才让董卓起了废帝之心,这是站不住脚的,要做权臣当然是皇帝愚钝懦弱为好啊,怎么反倒要立个聪慧点的。
虽然董太皇太后已死,但她带大的刘协还在,被称董侯,董卓认为他与董太皇太后同族,刘协应与他同心,彻底铲除何进派的残余势力。
其次刘协不过8岁,而少帝刘辩年长,已有13岁,为了把持朝政,董卓自然要废长立幼。
“董卓残暴,必定不能长久,请叔父代笔写几封书信,快马送往洛阳。”
姜元一考虑的是,这不是卖人情的机会吗
要知道袁绍不日便将与董卓拔剑对立,而后挂印出逃;而曹操就聪明很多,他先假装答应董卓的任职,然后让父亲曹嵩赶紧变卖家产,裹挟金银逃出洛阳,随后自个也逃之夭夭;至于袁术便显得十分软弱,见势不妙,直接开溜。
可以看出,袁绍敢与董卓针锋相对,是颇有勇气的,但却过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