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中运作(二)(1 / 2)

加入书签

王馒头:“你想啊,成大食堂了,过集体生活了,谁还有心法儿自己盖房?这是一;

“再一个是:现在各处都吃不饱,人们没精力盖房。原先存的木料、门窗,翻走的翻走了,没翻走的,怕被再翻走,都想卖了心净。

“没人盖房子了,集上的苇子一车一车的,没人买。一经夏天就不好了,最后还不贱处理?”

吴一吱儿:“你说的确实是这么回事。往年冬天,地里的坯罗一片一片的,今年冬天不见一个。没人盖房了,谁还买这个。”

王馒头:“所以我说,今年盖房是个好时机。要是非盖不可,又有经济力量,就抓紧盖,保准省钱。”

吴一吱儿:“你当说话呀?坯呢?头年秋里打不下坯,拿什么盖?”

王馒头:“我是说人家打下坯的,就别再犹豫了。没坯盖什么房子!”

腊梅见两个人嗑起牙来,自己想知道的也知道了,便对两个人笑笑说:“来爷爷,起大伯,你们说话儿,我出去玩儿去了,啊!”说完,“呱哒”“呱哒”跑了出去。

听了吴一吱儿和王馒头的说道,腊梅心里有了底,更加坚定了她为父母盖房的信心。

盖房三要素:坯、砖、木料。木料有原先收进来的那些,已经有了一多半儿,檩梁不用发很大的愁。

再就是坯和砖了。

都说春天不能打坯,怕雨淋。但她知道,今年春天是大旱,根本没有雨,打坯蛮没问题。

自己手里还有为父母预备的一千多斤粮食,可以用来雇人打坯、盖房。只是就熬渴了父母家人,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,现在最主要的是住房问题,先把这个解决了,估计以后吃喝也难不了哪里去。

再就是砖了。

她到前世问了问王贵勇,王贵勇告诉她,现代的砖两毛钱一块儿,砖瓦厂随便买。

两毛钱一块儿,两千块儿就是四百元钱。而她手里连四十元钱也没有。

现实中的砖二分钱一块儿,两千就是四十元钱,她也没有,手里总共不过两块钱。

无论前世还是现实,哪边的钱也相差甚远。

悲催的是,从过了年到现在,她还没有挣多少钱。

开春了,鸡们下蛋了,却因为闹饥荒人们没粮食吃,更没有粮食喂它们。找不到吃食的鸡们也是饿的“咕咕”叫,两、三天下不了一个蛋,还小的可怜,十六、七个秤不了一斤。

拿到前世去卖,人们都怀疑是鸽子蛋,卖不上价。腊梅也只好结束了两世里倒腾鸡蛋的生意。

春天里青黄不接,生产队上也没有可卖的东西,她只好耐下性子,做起花发卡来。

正月里一个集上能卖出几个,挣一毛多钱,到了二月,再也没人问津。她只好收起来放好,等到年下再重整旧业了。

再就是五天赶一个前世王店集,卖去年收的旧衣裳。由于后来再没进着货,卖的都是人们挑剩下的,一集也卖不了几块钱。

万般无奈,腊梅想到了自行车。

腊梅曾经到现实中旧自行车市场打听过行市,像她收的这样的,一辆最少也能卖二、三十元。

五辆自行车抵押出去了一辆,还有四辆放在前世租赁的家里。现在是急用钱的时候,何不推出去到现实中卖了,用来筹措盖房的款项?

卖自行车她不敢自己去,自己个子太矮,比自行车高不了多少,万一被人们骗了,报案都不行。警察追究起来,自己说不清来路!

那就只能等做通父亲的工作以后,让他帮着卖了。

腊梅拿定主意要盖房,便不想把木料弄出来让父亲盖棚子了。

晚上吃饭的时候,她早早地打了饭,把自己关在了屋里。她怕见到父亲哀求的目光。

自从定量以后,王大肚总是最后一个打饭。他有他的想法:稀饭盛到最后,总比一开始的稠。再就是,如果有剩余,还能白捡一、两碗稀饭。

而伙房里的稀饭总是剩下几碗。这也是大师傅做饭的诀窍:不就是多两瓢水嘛,分到最后不够了,也是大师傅的责任不是!

这便是王大肚总是在最后一个打饭的原因。

王大肚到腊梅的屋里也勤了。断不了来给白头发老奶奶烧烧香,磕个头。说着千篇一律的祷告词:

“求白头发老奶奶给我些吃的,让我干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。只要让我吃顿饱饭,我王廷善没齿不忘!”

再一个就是给腊梅套套近乎,从她手里要上一把两把干馒头块儿,泡在稀饭里吃。

一顿一碗稀粥两个牛眼窝头,对能装一扁担另加两扁担钩子馒头的胃来说,无疑就是塞牙缝。好哭的孩子有奶-吃,为了活命,他只好拉下脸来求人了。

腊梅可怜他,很为他的特殊痛心。每次张开嘴都能让他合上。

但她也不敢甚甚地帮他。现在人们都处在饥饿之中,如果无缘无故地帮了他,传嚷出去,上这里求“白头发老奶奶”的还不排起队来。

“白头发老奶奶”是她虚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