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三章 重用傅燮、崔钧(2 / 2)
如果刘凡不将傅燮调到雁门,两年后,汉阳城那玉石俱焚的一场悲剧肯定会再次上演。
数千匈奴骑兵知道傅燮为人正直,有恩必报,叩首在城外,请求傅燮投降,保证将傅燮平安送回家乡北地郡。
傅燮高风亮节,宁死不降,军民一心,可歌可泣。
在日暮途远之际,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。
刘凡选崔钧,是因为他发现崔钧这个人非常细。
在历史上他除了担任过西河太守,参加过诸侯讨董,与诸葛亮、徐庶相善外,再也没有辉煌的事迹。
最主要的是崔钧在历史上莫名其妙消失了。所以不被世人重视。
“南容与吾一起在冀州平定张角叛乱,多杀贼首,功绩出众。累以前功勋,足以封侯。可惜小人当道,南容只得一都尉,战功卓著未封侯,天下人都失望。北方胡儿众多,今不犯境,乃畏吾威势,若其临窘境,必挥骑杀来。届时,有功者,吾上书陛下,封侯拜将,萌荫子孙。”
刘凡的言语带着怀念,将两人思绪拉到去年平定张角的时候。
傅燮是重多司马中,唯一令刘凡器重的。他的作为,远非北军五校尉能比。
历史上青州黄巾首领卜己,包括卜己麾下的两名渠帅都是被傅燮生擒。
刘凡话语又将思绪拉到宦官小人身上。怜惜傅燮征战多年,屡屡立功勋却不能封侯。
转而又像他阐述北方胡人威胁还在,不说中部鲜卑还有不少残余势力,西部鲜卑和东部鲜卑还处于巅峰状态。
百姓随时都有倒悬之危,需要将士去拯救。
最后向傅燮说出为将者的一生追求。
(本章完)
↑返回顶部↑